1
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研究

信息服务研究一直是图书情报和信息管理科学界普遍重视的领域,特别 是在学界和业界认识到用户在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后,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 导向的信息服务研究更加受到关注,以此为基本点进行的个性化服务、集成 服务、学科信息门户服务、交互式服务等方面的研究,为跨系统信息服务研究 奠定了基础。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研究是国内外近十年来关注的研究领域, 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创新服务、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组织、协同服务的 标准和规范、协同信息服务技术推进等方面。

(1)国外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研究

国外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图书馆领域,且多侧重 于具体的微观的技术实现方面。彼得讨论了集中式的协同信息服务模式的 发展,包括书目利用、联合编目、google scholar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合作和参 考链接Crossref、口令授权(Shibboleth Authentication)等。他指出在开放资 源和服务合作环境下,图书馆之间、图书馆和在线信息服务公司以及和其他 文化机构正日益紧密地合作,共享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以提供协同服务。② 格林(Green)认为影响协同服务的关键因素在于标准的制订和应用,不仅包 括 Z39.50、Bath Profile 等正式标准,还包括 Exproxy、XML、()penURL、SFX 等非正式的标准。③斯坦福大学数字图书馆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从整合性系 统走向整合性服务技术应用,他们指岀图书馆提供整合性服务已成趋势,在 提供整合性服务时,需具备的要素包括:跨系统链接(cross systems link)、数 字资源链接服务(context-sensitive link services )、用户资格认定(user)

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其共同特征表现为探索面向开放式创新的信息服 务组织模式变革,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跨系统信息服务协同框架与模型的构 建,着重探讨以政府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为主体的公共信息服务的协同组 织与实现,并通过实证研究从不同层面反映协同服务对知识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影响。

(2)国内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研究

国内学者围绕“协同信息服务体制建设”“信息服务的组织协调”“协同服 务系统设计”“跨系统信息资源整合”等核心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探索了 知识创新发展中信息服务组织模式的协同转型。

在协同信息服务体制建设方面,胡昌平及其带领的团队完成的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研究了信息整合与服务集 成问题,为信息集成服务开展提供了组织模型;胡昌平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 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研究”, 从全局角度研究了国家创新的信息支撑与服务保障问题,从创新型国家制度 及信息服务体制变革的角度研究了现代化信息环境下面向国家自主创新发 展的信息服务体制构建、信息服务组织、社会化信息服务协调管理问题,分析 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信息服务转型问题,提出了信息服务体制开放化、社 会化、协调化的转型思路。同时提出对公共、科技、经济、行业、教育信息服务 系统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和组织机构进行互联互通,实现知识跨系统联网, 重构面向创新用户的网络服务系统。①胡昌平指出我国正逐步打破从基础研 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移和技术与产品开发的关系结构,突破科研机构、研 发组织、企业和服务机构的界限,实现社会化的新的研究发展和运行管理的 协调。②

信息服务的组织协调方面,张敏等研究了分布式协同构架下的信息服务 支撑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服务支撑体系实现。③沈 仲棋对协同服务组织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岀跨学科的信息集成服务需求趋势 明显,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联合共建共享的开展使NSTL面临挑战,从而积极 探索出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加强资源联合共建、设立镜像站与服务站、 与地方科技文献平台联合的创新联合协同的服务机制,建立分属不同系统、 不同地区的成员单位、镜像站、服务站协同服务机制;指岀集中力量做强核心 资源保障、全面实现开放服务模式、构建联合协同的服务机制是NSTL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①杨小英分析了创新价值链和信息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作 用机制,阐述了我国各创新主体的知识来源及获取途径、知识信息服务业务 及需要深化的内容;指出基于创新价值链的知识信息服务系统重构,应注重 创新主体的知识信息需求分析、系统重构模型、系统的组织实施、政策和法律 保障等诸多方面。②赵晖从基于跨系统的研究视角提出图书馆联盟协同管理 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从协同内容视角、协同层次视角及协同主体 视角三个视角来构建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协同管理的框架。③周朴雄提岀从技 术平台构建、信息资源重组和信息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面向知识联盟创新 的信息服务体系。④任树怀和盛兴军从服务功能集成、协同知识管理和战略 联盟的角度提岀了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理论的协同信息服务体系。⑤

协同服务系统设计方面,邓胜利等结合欧美各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于 知识协同的发展启示,提出了面向知识创新的协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模型、技术实现方式和基于创新价值链的服务组织。⑥李春旺对协同服务技 术与实践进行研究,以国家科学图书馆建设为例,介绍了几种协同服务的关 键技术,包括面向用户工作流的协同服务(基于开放接口 SRU的集成检索服 务、基于情景敏感的动态定位服务、基于openURL的原文获取服务)、面向知 识聚合的战略情报集成研讨服务、面向融汇服务环境的协同服务等;总结协 同服务技术的特点是开放标准、开放关联数据和开放源码。⑦陈凌和姚晓霞 从资源釆集、资源发现、资源提供、联合问答、培训服务、技术服务、保存服务 等方面介绍CALIS提供的共享服务,指岀CALIS 3期将和信息服务机构互为前后台,互相支持;通过各信息服务机构资源与服务的整合,形成CALIS的 共享资源与服务,再以自身的服务门户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CALIS在 “前台”直接面向读者提供服务,各信息服务机构在“后台”提供具体的服务 支持。

①跨系统信息资源整合方面,胡潜提岀建设跨系统的信息资源整合平台, 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平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全国文化信息共享 平台、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以及国家数字图书馆五大平台进行整合建设。同 时整合地区性、行业性信息资源平台,协调好市场化资源整合与服务平台的 接入,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跨系统建设。从跨系统整合平台战略实施主 体、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与定位、战略实施、实施的政策、法律保障等方面对 跨系统整合平台进行了论述。

②刘昆雄等提出了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信息 服务系统协同运行框架模型,从管理协同,技术协同和人机协同的角度分析 了信息服务协同推进策略。

③周永红提岀了基于数字网络的知识创新服务平 台构建的网络结构和功能结构,所构建的知识创新服务平台系统由一个国家 平台中心、若干个平台分中心和基层的镜像站点组成,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 平台系统,系统可实现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整合功能、信息的动态发布功能、信 息服务功能以及业务管理功能。

④张敏在其博士论文中从用户知识创新需求 出发,将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概括为跨系统联合体服务模式、跨系统的协同 定制服务模式、一体化虚拟学习协同服务模式和跨系统协同数字参考咨询服 务模式;分析了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的技术实现及其平台构建,又从跨系统 协同服务的用户管理、动态服务联盟的构建、质量控制与评价、知识产权管理 等四个方面对跨系统的协同信息服务的管理进行探讨。

⑤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研究已成为信息服务理论 的前沿问题,并且逐渐与国家创新结合在一起。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

  1. 陈凌、姚晓霞:《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共享服务及其成效》,《医学信息学杂 志》2010年第1期,第11-15页。

  2. 胡潜:《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跨系统建设分析》,《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6期,第 81 - 84 页 °

  3. 刘昆雄、杨文奎:《面向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系统协同运行研究》,《图书馆 学研究》2008年第11期,第70-73页。

  4. 周永红:《论知识创新中的图书情报服务平台建设》,《情报资料工作》2005年第2 期,第85-88页。

  5. 张敏:《面向知识创新的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年。

创新制度变革中的信息服务体制转型、协同信息服务理论模型构建、信息服 务协同组织的技术实现、信息服务系统间的资源集成整合、跨系统的信息服 务协调管理等问题的研究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家创新发展与协同信息 服务的内在关联,为跨系统的信息服务协同组织实践提供了可行的运行模式 与技术手段,也进一步论证了本书的科学意义和理论价值。


汇高软件专业提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合同管理系统、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工程档案管理系统、项目进度管理软件、装修公司管理软件等各类工程管理软件。
如需采购工程管理系统,欢迎联系汇高软件:gc.hg086.com
Copyright © 2009-2021 成都汇高软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3023859号-3

免  费
咨  询
×

汇高产品免费试用

填写免费试用表单,我们将安排专人在24小时内和您联系!
姓名 *
公司
手机 *
职位